党群建设
T & R
 师生党务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党群建设  师生党务  
浅析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时间:2013-05-01    来源:超级管理员组       阅读:570

    基层党组织不仅是党团结群众、组织群众、贯彻路线方针政策的“客户端”,而且还是党调查民意、掌握民心、紧密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将成为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的重要基础。胡总书记指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高效地建设基层党 组织,从支部设置、班子建设、制度建设、教育管理等方面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因地制宜,合理设置基层党支部的规格数量。
    基层党组织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取决于基层党员干部能否很好地履行自身职责,取决于能否在基层形成一种劳动、知识、技术、资本竞相迸发活力的格局,这就 需要一个有力的组织来指挥、约束、管理,势必需要合理地设置基层党支部。合理设置基层党支部,就是要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效率,增强基层贯彻落实党的路 线方针政策的能力为目的,以有利于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开展、有利于提高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为出发点,在基层设置相应数量的党支部。一是要根据单位性质、行 业特点来设置基层党支部;二是要根据单位规模大小、党员数量多少来设置基层党支部;三是要根据基层党员干部的分布情况来设置党支部。
二、统筹兼顾,科学建设基层党支部的领导班子。
    基层党支部是党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干部的基层组织,是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基层党支部的工作效率如何、工作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支部班子的整体素质。没有一支善管理、能干事的支部班子,没有一支业务能力强、思想境界高的支部班子,没有一支团结协作的支部班子,基层党支部的 工作是不可能取得实效的,也是不可能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因此,建设好基层党支部的领导班子至关重要,它是党组织充分发挥向心作用、积极为基层 服务、推动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应统筹基层支部的规模、数量以及班子成员的能力、素质等因素,从选配、分工、培训 三方面着手抓好班子建设。
    (一)抓好选配。一是要选配优秀的党员干部充实到基层党支部领导岗位,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精神和党支部换届选举的规 定,坚持选配党性强、作风正、思想政策水平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党员干部;同时可实行“一岗双责”制,选配责任心强、群众威信高、熟悉业务、敬业奉献的科 室负责人。二是要严格、合理控制成员数量。即严格按规定设置与基层支部规模、党员数量相匹配的支部成员数量,同时要按程序合理、及时地补齐因工作调动等原 因出现的支部成员空缺的岗位。
    (二)抓好分工。合理分工是行使职权、调动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是贯彻绩效机制、体现激励效应的前提。从以往的经验看,凡是那些责任明确、分工合理的基层党 支部,其党建工作都开展得非常好,基层支部上下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以及党的向心作用都得到了充分发挥;而那些分工不合理、不 明确的党支部,管理都较混乱、一事无成。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部门实际、工作实际,从有效调动党支部书记、党支部成员和全体党员的积极性出发, 明确职责、合理分工是推进基层党支部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向心作用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实践中,我们应根据工作需要、支部成员的特长进行科学分工。
    (三)抓好培训。基层支部成员被选配进支部后,其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势必发生一定的转变,另外,在其履职过程中,党的政策路线方针以及有关工作任务目标也 会有不同程度的更新。因此,要想让支部成员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责,势必抓好支部成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工作会、经验交流会、党建研究会、工作联系活动等形势不 断提高基层支部成员的理论政策水平,使支部成员真正能做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经济工作带好党员队伍、抓好党建工作。
三、务实创新,不断完善基层党支部的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工作目标,光靠一个得力的支部班子是不可能完全落实到位的,还应该有一套完善的制度来规范党务工作、整合党员力 量。因此,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是保证党建工作正常运转、形成良性的党建机制、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迈上台阶的关键。笔者认为可从几个方面着手:
    (一)不断完善基层党支部的各项制度。通过健全“党员组织生活”、“党员民主评议 ”、“党内监督”、“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创先争优”、“党员参加党内活动登记”、“党内考评”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机关党组织的主要任务和职责,组 织、宣传党员干部、支部委员及党组书记的职责,并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和不同政治任务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组织制度,探索新的领导方式和方法。
    (二)不断创新基层党支部的党建方法。可按照党中央在党建工作方面的要求,将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内容具体分为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四个方面,并在基层 支部中推行党支部建设目标管理、工作责任制。通过在思想上抓认识、组织上抓落实、措施上抓重点、方法上抓结合、标准上重效果,使基层党支部的目标管理工作 进一步规范化。同时,通过上级机关工委出题目、交任务,促使基层机关党支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子,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向高层 次发展,杜绝基层机关党支部软弱涣散、制度不全的现象。 
四、以人为本,全面强化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
    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党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像我们这样一个拥有7080万党员和352万个基层党组织的大党,如果不全面加强对党员的教育 管理,党内生活将不可能正常开展,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也不可能得到保障,党部署的任务、确定的目标也一定得不到落实,更不用说党组织的健康发展了。 (一)坚持抓理论教育。组织党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引导基层党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价值观,做到真正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要将自学、集中学习、脱产学习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将理论政治的学习与市场经济知识、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有机 结合起来。
    (二)坚持抓作风建设。要按照胡涛锦同志在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提出的“六条具体要求”及“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督促基层党员认真履行共产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引导党员积极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三)坚持抓廉政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将以往的“反腐倡廉工作”改为现在的“反腐倡廉建设”,并以“党与腐败水火不相容”来表述党中央反腐倡廉的决心。这 意味着党中央对反腐倡廉工作的要求提升了,意味着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对反腐倡廉的认识要提高、境界要升华、行动须落实。
     总之,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进程,直接关系到新时期内整个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直接关系到党能否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先进 性教育活动的成果。因此,我们应该从健全组织、提高素质、加强管理等方面扎实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充分发挥党组织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积极作用。

Copyright © 2003-2017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工程系 技术支持:苏迪科技 ICP备案号:浙ICP备05013608号 浙公网安备 33011802000464号
邮编:310018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林街280号 传真:0668-2873904 电邮:webmaster#mm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