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工程系自2005年建系以来,师生员工发扬“团结、博采、实践、创新”精神,努力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在高职教育的征途中不断成长、壮大。 一、办学规模迅速扩大 设有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国家级优质校“骨干专业”、省级优势专业、全国供销系统特色专业、省高水平专业群A类核心专业)、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省级示范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生物制药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项目试点专业)、数控技术7个高职专业和1个与浙江农林大学共建的食品质量与安全四年制高职(本科)试点项目,在校生1600余人。  
二、师资队伍不断优化 学院现有教师57人,其中正高4人、副高20人、博士6人,拥有省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专业带头人3人、省高校优秀教师1人、省“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1人、省“钱江人才”计划2人、省“151”第三层次2人。同时拥有一批来自于企业、行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队伍。 
系部教师合影 三、专业建设特色鲜明 我系现有七个专业中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前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被评为全国供销系统特色专业和院级特色专业,同时与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合作办学,开设了食品营养与检测(中美合作)方向。近年来我系主要承担了国家级教学资源库项目1项(农产品与食品质量检测技术教学资源库)、主持国家级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天然产物生产与实训技术)、主持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子项目1项(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库)、省级精品课程1门(农产品深加工与创新创业)、1门课入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主持省级教改项目1项(新世纪教改项目)、厅级教改项目10余项,主编或合编教材30余部。 
国家级农产品与食品质量检测技术教学资源库
四、实践教学条件优越 我系建有的校内实训基地3个(生物与食品技术综合实训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基地、汽车与数控实训基地),其中生物与食品技术综合实训基地被评为浙江省高职院校一类建设基地,拥有生物技术和农产品质量检测两个中央财政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具有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资质(CMA证书)的食品检测中心,与陆科思德教学器材发展(上海)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新能源汽车设备教研基地,与杭州美迪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了美迪凯精密智造学院,主持承担国家级农产品与食品检测技术教学资源库项目1项、教育部专业教学标准修订2项,先后承办国家级竞赛5次,开展浙江省农民大学培训、农产品食品检验员技能鉴定、汽车营销与维修、数控车铣等社会服务工作,同时为钱塘区食品安全科普基地,持续服务区域食品(农产品)安全科普工作。  
  
  
校内实训基地 五、学生培养成效显著 贯彻“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国家级教学资源库为支撑,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新世纪教改项目、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重点教材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成果转化。近年来,学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在全国高职高专技能大赛获奖一等奖24人、二等奖3人、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荣获特等奖1项、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技能大赛获奖52人、浙江省“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项目获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   

六、产学研成果丰富 系部一直重视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教师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参与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其中省自然基金4项;公开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被SCI收入38篇、一级刊物40余篇,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主编或合编教材20余部;先后承办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6次(农产品质量检测赛项和中华茶艺技能赛项)、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技能竞赛6次,其他全国性赛事1项;承办国培项目(2014年、2015年茶艺与茶文化类专业企业顶岗培训)等全国性师资培训、参与杭州市农村实用人才“125工程”农产品安全与标准化生产指导培训等,各类培训班累计培训人次超6000。 
|